世界杯押注官方过去20年是我国城市化浪潮的关键时期,也是我国房地产的高速发展期。城市化的概念想必咱们都不陌生,无非就是农村人口往城镇迁移,或者中小城市的人口往大城市迁移。但无论以何种方式迁移,说到底都离不开一个共同的话题,那便是住房问题,正所谓安家治国平天下,如若连最基本的安家之所都得不到解决,谁又能持久安心的在城镇待下去呢!因此,房地产开发这个环节便首当其冲,走在了城镇化最前端,为了尽可能尽快的满足更多人的居住需求,便在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大肆新建高楼大厦。
数据显示,从1998年开始住房商品化改革至今的20年里,我国共建成约35万栋总高超过8层的建筑,其中有近24万栋是高层住宅,占比达到了68%。当然,是人都懂得趋利避害的道理,在这场城镇化的迁徙过程中,房企赚着钱了,进城的人员也通过房地产实现了财富的增值和阶层的跨越,房地产上下关联的几十个行业,建材、家电、家具、装修、钢铁、物业服务等行业从业参与者也都从中受益,皆大欢喜的局面。
但时代的车轮依旧滚滚向前,根据七普数据显示,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为90199万人,占总人口比重为63.89%。自2010年以来,有16436万乡村人走进城市,变成城镇人口。结合万达王健林曾说过的一段话,他认为房子不像快消品,哪怕是汽车,也不能更新那么快,当城市化达到70%左右,房地产市场就会出现萎缩。而如今这种态势已经逐渐开始显现,城镇化后期人口增量不足,但房地产惯性使然以至库存积压。截止2020年底,全国100城库存面积已经达到了5.1亿平方米,如果按100平米一套房来计算,大概就有510万套的房子等待卖掉,换算每个城市都有5万多套的库存房。因此,作为从业十几年的地产内行人,今天希望从以下三个形势分析,来说明,为何许多人会选择从高层搬走呢
从2020年4月27日,住建部、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的通知。我们注意到,该《通知》明确了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重点。针对超高层地标建筑,严格限制各地盲目规划建设超高层“摩天楼”,一般不得新建500米以上建筑。各地新建100米以上建筑应充分论证、集中布局,严格执行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批制度,与城市规模、空间尺度相适宜,与消防救援能力相匹配。中小城市要严格控制新建超高层建筑,县城住宅要以多层为主。
意味着房地产已经走过了大拆大建的历史阶段,而正式迈向降速提质的阶段,过去为了满足大量进程人员的住房需求,而大量兴建的高楼大厦,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下了。如今人们对住房的追求,不再简单的满足了有房住就可以,城市发展要兼顾风貌、百姓住房要兼顾消防救援等。总之一句话,传统高层的建筑模式,高层已经不怎么受欢迎了,市场需求不断萎缩。
凡事太快,必有过失!房地产过去十几二十年的高速发展,除了前面提到的库存积压,面临库存消化问题以外,还得面临的一个问题,就是住房质量问题。过去在房地产有利可图阶段,是你好、我好、大家好的局面,即便是质量差一点,景观不够美观,住房密度大点,人车不分流啥的,在利润面前都可以淡漠。
但伴随着“房住不炒”新政以来,以及国新办举行“努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”新闻发布会,进一步明确了“房住不炒,住有所居”的新调控方向。眼看地产暴利不再,过去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如今不行了。尤其是电梯房出行难这个问题,随着住房楼龄渐长,高层住宅居住密度大,入住率高,上下楼电梯轮候时间长,而且还时不时的出点小故障,令人提心吊胆,似乎命运时刻都是拽在别人的手里,你还会觉得高层好吗?
传统的住房观念认为,站得高看得远,视野好、风景美、通风采光一绝,因此越有钱之人就越要住高层,如此才能体会一览众山小之感。可随着住宅“限高令”的颁布,从政策层面上对高层住宅来了一记重击,给市场做了一定的引导,让购房者内心有了一个顾及,担心高层住宅未来是否会被淘汰。世界杯押注足球东北财大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周天勇,就曾发文提醒过人们,高层未来将面临大幅贬值。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国英也认为,高层建筑物中的单元楼房,基本是广义住房中的劣等品。
如今在住宅限高令的指引之下,许多城市的新房逐渐开始趋向小高层化,总高基本被控制在了18层以内,世界杯押注足球甚至出现不少总共六七层的小洋房产品。它们不仅住房密度低,户型好,也无需担心消防安全问题,大家楼栋都不高,采光通风同样不受影响。世界杯押注足球在购房人群当中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,不再对过去那种三四十层,甚至四五十层的超高层抱有幻想。所以整体上,高层住宅已经逐渐失了大势,被小高层小洋房所替代!